独家专访丨广西恒宸主帅刘俊威:中国足球应本土教练主导 直言成都蓉城阵容配置理应夺冠

  10月28日讯 在率队提前三轮锁定中乙冠军并成功冲甲后,广西恒宸主帅刘俊威与担任球队数据分析师的夫人叶凡莉接受《足球队报》独家专访,从国青助教与职业翻译的双重视角,对中国足球现状进行深度剖析。

  谈及曾执教的95年龄段国青队,刘俊威坦言存在遗憾:“那届亚青赛本可闯入四强,但受分组及裁判等因素影响未能突破。”他认为这批拥有葡西留洋经历的球员身体素质和比赛经验出众,目前仍活跃在中超、中甲赛场,“若当年队伍不解散,他们本可取得更高成就”。

  对于韦世豪、高准翼等同批球员的发展,刘俊威表示:“他们仍有提升空间,本可做得更好。”

  在战术风格层面,刘俊威强调需立足联赛实际:“国家队打法必须依托国内联赛基础。若联赛缺乏高压逼抢战术,国家队短期集训难以实现战术转型。”他特别指出,不同战术体系对球员跑动数据要求差异显著,“高压战术要求高强度跑动占比达10%-11%,而防守反击仅需5%-6%,短期内难以改变球员体能储备”。

  谈及成都蓉城现状,刘俊威直言不讳:“拥有七外援配置若无法夺冠,责任显然在教练组。”

  对于本土教练发展瓶颈,刘俊威认为关键在于把握机遇:“新一代本土教练学习意愿强烈,最重要的是在机会来临时能够牢牢抓住。”叶凡莉则指出心态转变至关重要:“许多前国脚转型教练后,难以接受从零开始的现实。唯有认清不足、持续学习,才能实现真正进步。”

  针对目前各级国家队普遍选用外籍主帅的现象,刘俊威提出不同见解:“理想模式应是本土教练主导、外教辅助。本土教练更熟悉中国足球环境,能循序渐进指导球员执行战术细节。”他强调中外球员认知存在差异,“外教常默认球员理解基础环节,但中国球员需要从第一步开始细致指导”。在球队管理方面,刘俊威认为本土教练更契合中国球员特点,“欧洲管理模式未必适应中国球员的自律程度”。

  叶凡莉补充道,阵型只是战术思想的载体,关键在于教练能否根据球员特点制定合适体系。两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,无论本土还是外籍教练,专业能力才是立足之本。

标签: 足球 中超 中国足球 中乙 广西恒宸